构想
-
美术馆消失计划 ( )
OPEN“上海种子”展览设计 @ 喜马拉雅美术馆 这个实验性设计旨在打破传统博物馆建筑中艺术品之间,以及艺术品与公众之间的壁垒,从而在艺术品(此语境下则是展览项目)之间,以及展览项目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
-
-
-
三公里城市 ( )
设想未来的都市由一系列3公里半径的微城市组成,微城市由公共交通枢纽连接起来。微城市内部,人们的家、工作地点,餐厅、咖啡馆、商店等等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步行、骑车、滑板等方式快速到达。
-
-
一篇关于生态城的文章 ( )
停建新城,珍惜老城 李虎 近年来,中国迅速的城市化发展和财富增长令世界瞩目,据粗略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3.5亿人口迁入城市,到2030年,将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之中。 这些数据似乎指向一个显而易见且不可置疑的结论——我们需要更多城市。事实上,从1975到2000年间,中国确实新建了457座新城。不仅如此,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里,疯狂的造城运动中滋生了一个新词汇:“生态城”。这个名字完美地契合了中国在制造GDP增长的同时寻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议程。 新建一座城市,意味着创造一系列的产业链:从土地转让开始,修路,修建电力、水利设施,垃圾处理,更不用说不计其数的住房将被建成并出售。所有这些都会给GDP带来极大增长,GDP的增长又将直接帮助地方政府完成中央指标。还有,这些新城建设通常都始于某地方官员的上任,并被要求在其任期内建成,一般在5年以内。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存在。 这些“生态城”以高科技产业著称,一些有名的生态城常常会在风景优美的地区选址,大多远离城市和公共交通设施——当然这也是这些地方仍然美丽的原因,它们还没有受到近几十年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它们适宜鸟类栖息、生物生长,甚至拥有湿地,这些本来是真正“生态”的地方,如今却在“生态城”的名号下被开发和经营。
-
流动快乐站 ( )
作为全球城市化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城市环境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变得越来越糟。由于人口的增长,城市愈加难以保证向所有人提供满意的基础设施服务,它原本应是提供交往、消费与生产的公共空间,如今却成了人们生存的“竞技场”。 为了那些在城市中被剥夺了快乐的人们,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服务方式:一个四处穿行的移动站点,把缺失的活动直接带给他们。这些移动站点由不同尺度的旧车辆改造而成,在可能的街头巷尾停靠,展开它灵活的车载建筑,就能变身为一个临时的乐园。 这些流动的社区中心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实现,并且不占用宝贵的土地,就好像是许多国家都拥有的“市政服务大厦”的迷你版。它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全城的服务网络,将公共空间的真正意义还给市民:提供人人都可享受的快乐。
-
二环2049流动剧场 ( )
“二环2049”流动剧场是开放建筑为“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制作的多媒体装置项目,以展示开放建筑的城市研究项目之一 ,“二环2049”。OPEN设计了两套装置并展览于两处不同的场地。 在位于中华世纪坛的开幕展的场地,开放建筑设计了一个置于可移动金属框架之上的“电影盒子”。 这个电影盒子的形状是一个迷你放映厅,内部纯黑,两个50寸的LED电视屏幕被放在“放映厅”的末端。“二环2049”的电影在这两个屏幕上以互动的方式被不停地循环播放。观众通过位于盒子最前面,与视线水平的横向开口来“看电影”,好像是早期的“拉洋片”。一个特殊的VIP窗口开设在盒子的侧面,是设计师的一个玩笑,引起不少观众的兴趣。 大栅栏的展览空间,是一个破旧四合院里的一个小房间,周围是一些被废弃的工厂厂房。开放建筑将其变为一个老式的特殊家庭影院。生锈的墙壁和天花板被漆成鲜艳的橙色,为房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窗户被换成了嵌入老电视的胶合板箱。这个电视箱对着院子播放。另一台老电视被放置于紧靠墙壁的老式柜子上面。电视前面放了两排木凳。两台电视同步播放“二环2049”的电影,一台向外,一台朝内。房间角落里现有的水槽也被涂成与墙壁同样的颜色,并被用于展示展览的小册子。所有的装置和家具都购置于北京的二手市场。
-
后世博计划 ( )
在《新视线》杂志的要求下,此方案通过三个不同的设计概念构想如何应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完结后诸多展馆的归属利用。采用叠加、漂浮或者建筑于现有个体之上的方法,这些世博会展馆将会不分其价值、外观或是国籍而一视同仁地被保存下来。虽然它们在未来会被赋予不同的目的和功能,然而这次非凡盛会的象征物将会融入民众的生活中,最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更好的城市创造出更好的生活。节能环保,避免浪费。
-
红线公园 ( )
我们为2009城市双年展而准备的这个装置是从同名的一个城市研究项目演变而来的。这个项目不应被当成构造严谨或时尚前卫的设计师作品来看待,因其实际为自发式草根城市改造的建成范例,主旨是倡导围墙内的居民将封闭社区逐渐地改进成开放式居民区,并将城市公园带到每家每户的门前。 “红线”是建设用地的控制线,红线之内是高墙围合封闭起来的居住小区。“红线公园”的诞生来自对中国当代两个重要城市现状问题的批判。一方面,都市人性化公共空间紧缺,比如公园稀缺;另一方面,封闭小区的围墙不但占用了大面积的宝贵空间,而且割裂城市肌理,严重地降低了城市效率。 “红线公园”意图将红色边界线上的围墙改造成线性的公园单元系统。此项目被定义为开放式设计,由设计师,手工匠人和小区里的普通居民共同出谋划策,合力完成,而设计的“源编码”由OPEN编制。这个“源编码”包括独立单元的尺寸和一系列确定公园公共特性的关键词。这样公园单元的形态和创意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鼓励小区的居民来自发改造属于自己的社区。
-
二环2049 ( )
二环2049是OPEN的一个研究项目,旨在借二环为一个切入点,大胆地探讨一种截然相反的城市发展策略。北京的二环所在地曾是代表着防御、封闭的古代城墙与护城河,之后被快速路和地铁取代;目前,它是首都里的“首堵”,割裂着城市肌理。二环的变迁一直与北京乃至中国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在当今世界性的环境危机以及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领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二环和我们城市的未来是什么?设想我们的城市不再以修更多的路为解决交通的方式,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效地限制私家车的增长,那么现在割裂城市肌理的二环快速路可以回归普通城市道路。OPEN设想将二环主路所占用的宝贵土地变成北京线性的 “中央公园”,同时插入城市严重缺乏的各种公共文化设施。2049的二环,将从一个低效率且高度污染的地带,最终变成干净、绿色、充满生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轴。
-
批量定制 ( )
可定制的批量生产的住宅是一个令普通居民可以亲自参与理想家居设计过程的住宅体系。每个住宅都按照个体家庭的生活方式量身定制;所有居住区都从整体上设计规划来满足社区的居民的需要。这是对当今被普遍接受的社会规则的一个挑战——只有拥有足够资金的住户能够得到建筑师特别设计(定制)的住宅,而其它大多数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定义于千篇一律的集体住宅内。另一目的是带来与住房建筑相关行业的一次革命。 可定制的批量生产的住宅 = 主板+热插拔模块+外设 主板:双层墙板设施外壳在表皮之间容纳支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和数据布线,机械静压室、水暖管道等。 热插拔模块:非承重墙体;厨房单元;卫生间…